月讀社會講堂《認識中國:面相四》
月讀社會講堂《認識中國:面相四》
文明衝突還是新冷戰?中國的自我與世界觀
2019.8.27 文科大叔 南光遠
前言:
- 國族主義與台灣民族主義的反思
- 避免陷入國族主義的框架
- 中國國族主義論述:反共 = 反中、反中 = 反共
解題讀本:
- China's Silent Army: The Pioneers, Traders, Fixers and Workers Who Are Remaking the World in Beijing's Image,Juan Pablo Cardenal & Heriberto Araujo 2013
- (中譯本:中國悄悄佔領全世界)
- 歐洲記者的全球實地調查
- China's Asian Dream: Empire Building along the New Silk Road,Tom Miller 2017
- (中譯本:中國的亞洲夢)
- 對一帶一路的解讀
- 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何清漣 2019
- 宣傳組織是共產黨的支柱,中國人的眼光看中國對外擴張
-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Andrew J Nathan & Andrew Scobell 2012
- (中譯本:尋求安全感的中國)
- 沒時間的話,看這一本;用國際關係理論來看中國處境,僵化的中國對外政策(e.g., 四十年歷史的一國兩制)
- The China Order: Centralia, World Empire, and the Nature of Chinese Power,王飛凌 2017
- (中譯本:中華秩序)
- 今年必讀:中華秩序如何影響中國
- Restless Empire: China and the World since 1750,Odd Arne Westad 2012
- (中譯本:躁動的帝國)
- 認識中國的歷史書,讀中國史時需當心帶有偏誤的共產黨或國民黨歷史
- 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Orville Schell & John Delury 2013
- (中譯本:富強之路)
- 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Western Domination,Robert Bicers 2017
- (中譯本:滾出中國)
- 外國人用較細的角度看中國;中華國族主義
- 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 - 2014),沈旭暉 2015
- 解讀習近平的「中國夢」
- 下一個十年:全球變局大預測,閻學通 2013
- 中國國際關係學者的觀點
Topic 1 世界如何看待中國?
Topic 2 中國如何看待世界?
Topic 3 文明衝突、新冷戰與東亞的未來
Q:中國政府批評香港發生的社會運動,是「顏色革命」的翻版,有境外勢力介入的證據。你如何看待這種說法?
- 對社會革命的稱呼:
- 中歐:天鵝絨革命
- 舊共產國家:顏色革命
- 茉莉花革命...
- 將內部壓力轉化為對外部壓力的反擊、用來對人民解釋的一種固定套路
- 作為扺抗"和平演變"的另一種說法
Q:美中貿易戰依舊是現在進行式,你認為這場貿易戰為何會發生?會對台灣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 冷戰結束,自由民主+全球化路線的信用破產 => 中國認為有機可乘
- 中國的機會:華盛頓共識 => 北京共識
- Q:為何貿易戰會升級
- 川普:民粹主義領袖/幕僚:壓抑已久的鷹派/美國:焦慮的社會氛圍;
- 中國:僵固的政策
Topic 1 世界如何看待中國?
# 中國的地緣政治困境
- 日本(釣魚台群島)
- 陸權/海權國家;大陸軍主義(英美)
- 朝鮮半島
- 東南亞(南海爭端)
- 印度次大陸
# 大國崛起的經濟擴張
-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
- 中國在非洲(早在 60 年代的中俄便曾爭奪共產黨代言權:e.g., 蘇丹)
- 硬實力、軟實力與銳實力
- 銳實力:利用具體外交政策,控制其他國家政治體制(via 媒體)
# 西伐利亞體系:現代國際體系的起源
- 西伐利亞條約(Peace of Westphalia,1648)與現代國際主權體系的建立
- 主權:對外平等,對內最高(神權 => 主權在民)
- 宗教戰爭後避免國家間衝突、影響他國內政
- 西方帝國主義擴張
- 東亞朝貢體系的瓦解
- 「中華」概念的形成(章太炎)
# 國際關係的基本概念
- 現實主義(Realism)
- 國與國間不存在更高仲裁者(無政府狀態)
- 各國皆利己、彼此尋求權力平衡
- 自由國際主義(Liberal Internationalism)
- 一戰後的反思,康德「民主和平論」、民族國家與民族自決;但一戰後並未有效實踐
- 反對國際體系是無政府狀態、尋求國際合作
- 影響後來的國際聯盟、聯合國
- 霸權穩定理論(Hegemonic stability theory)
- 霸權對區域穩定的貢獻、霸權轉移時所發生的戰爭
- 中美貿易戰的戰略轉向:圍堵→交往→圍和(?)
- 現代化理論的失敗
Q:做為一個國家國民的我們,是怎麼看國家的過去?又是如何展望共同的未來?在這個過程中,有無開放合理的爭辯方式?
- 台灣的功課
Q:做為一個國家國民的我們,是比較重視我們與其他國家的差異與特殊之處,還是更在意我們與「先進國家」的接近程度?
Topic 2 中國如何看待世界?
# 國家的神話:傳統政治敘事
- 美國: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例外主義(American Exceptionalism)
- 兩股力量不斷交替;例外主義 => 門羅主義、孤立主義
- 中國:百年國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中華民國:自由中國、中華文化復興
- 台灣:台灣人出頭天、多元民主體制
# 天朝主義與中華秩序
- 一面倒 → 中蘇交惡 → 改革開放
- 完全倒向蘇聯 → 輸出革命 →
- 韜光養晦 → 和平崛起 → 2025 中國製造
- 中國共產黨統治正當性的轉移
- 帶領中國脫離西方(文革後破產)→ 國族主義與經濟發展
- 從「第三世界主義」到「天朝主義」的重現
- 中華秩序與國際政治體系的競合
- 中華秩序:中央集權、明儒暗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普適主義和特殊主義的矛盾
- 帝國的外溢性與民族國家的框限
- 統治者的不安全感
- 外溢性vs.侷限性 => 香港困局
- 人權爭論、國情不同與「中國不高興」
- 中國可以說不、中國不高興:國族主義漸次顯現
- 國族主義在海外的展現
- 中國的矛盾:受害意識 & 區域強權
# 一國兩制在香港
- 中央–邊陲關係的延續
- 一國兩制還是多元一體?
- 送中條例:司法權的侵害
- 反送中的管治挑戰
- 建國 70 週年(天朝的面子問題)
Q: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將近卅年,已經改變了國際政治的面貌嗎?抑或者結構性的因素將促成新冷戰的出現?
- 解釋現象時偏好以結構性因素解釋問題
Q:你是否認為價值觀的深刻衝突,才是東亞地緣政治的最大挑戰,如果是的話,該如何面對?
Topic 3 文明衝突、新冷戰與東亞的未來
# 文明衝突論
- 文明衝突論是一種特殊主義嗎?
- 杭亭頓:文明衝突是未來衝突的主要模式
- 西方主義論點、將文明衝突特殊化;伊斯蘭也曾出現過世俗化政黨
- 容易淪為統治者的藉口(中國有中國的玩法)
- 普適主義(自由國際主義)vs. 文明衝突論(現實主義)
- 多元文化主義的挑戰
- 文化同質化
# 冷戰、新冷戰與東亞的未來
- 冷戰的表與裡:意識形態與現實主義
- 新冷戰的可能性
- 東亞的未來與台灣的角色
- 神鬼戰士:競技場娛樂轉移民眾焦點
- 資本主義的逆襲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