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塹社區大學:台語羅馬字課 課堂筆記
授課教師:許世南老師
課本:台灣羅馬字拼音圖解
2020.03.11
- 自我介紹:號什麼名、佗位ê人、學台語的向望
- 羅馬字:完整的台語文字系統,亦有人稱為台語標音
- 例:名=miâ
- 發展:1885~今;19世紀由基督教長老教會在福建廈門創造並推行,1970年代,國民黨查禁羅馬字(參見https://zh.wikipedia.org/wiki/白話字)。
- 台語ê起源佮特色
- 啥是台語
- 台語是佇台灣上流通ê語言
- 「閩南語」一詞為國民黨來台後才訂出來的(政治需要)
- 福佬話?河洛話?
- 福佬是客人對福建人輕視ê叫法,親像稱呼in「客人仔」仝款
- 河洛是福恅ê倚音niâ
- 台語ê來源
- 漳州話/泉州話、原住民語、日本語、北京語、其他(荷蘭語...)
- 最早台語字典:日台大辭典(1907),供日人學習台語
- 台語和北京語互相影響:不錯吃
- 目前台語官方腔調:高雄地方腔調,但台語並無標準腔(古早無路交通不便,各地皆有不同口音)
- 原住民語
- 沙轆 sua-lák(巴布拉族:勇士)
- 艋舺 báng-kah(凱達格蘭族:小船)、關渡 kan-tāu
- 麻豆 mata(新港語;西拉雅族:眼睛)
- 羅東 lô-tong(噶瑪蘭族:猴子)
- 日本語
- 味噌 mi55sooh3
- 蘋果 lin51goo11
- 麵包 phang51
- 打火機 lai51tai3
- 北京語
- 爸爸、媽媽 <=> 阿母、阿娘
- 老闆 <=> 頭家
- 如果 <=> 若是
- 出差 <=> 出張
- 台語語音ê特色
- 送氣音、清濁分明、鼻母音、入聲、聲調、變調
- 方言差:蟬(結仔)、番茄(柑子蜜)
2020.03.18
- 羅馬字:拼音文字
- 使用羅馬字母(abcd)
- 台灣最早的拼音文字:荷蘭人拼寫西拉雅語(新港文書)
- 最初傳教士於廈門開發拼寫系統
- 母音(韻母):a i u e o(ㄜ)oo(ㄛ)[ o͘ (o +葫蘆點):台語白話字寫法]
- 子音(聲母)
- 蔡培火:白話字研究會,以二週教羅馬字
- 前提:台灣話為母語、未學過其他拼音法
- 註:可參考 陳慕真: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https://www.ntl.edu.tw/public/ntl/4216/陳慕真全文.pdf)
- 送氣音(h):
- p(ㄅ=po)ph(ㄆ) k(ㄍ)kh(ㄎ)ts(ㄗ;白話字為 ch)tsh(ㄘ) t(ㄉ)th(ㄊ)
- 課本 p33:phit-phuè(短音)
- 清音/濁音:
- p vs. b:佛祖(hu̍t-tsóo vs. pu̍t-tsóo):韻書讀 hut,梵文讀 put
- k vs. g:宜蘭(gî-lân)
- ts vs. j(不是ㄖ):j 音歸入 l 音,如字 ji => li:日本 Ji̍t-pún
- t vs. l:tea(茶)
- 註:cha vs. tea 讀法分別象徵茶的陸路和水路傳播(參見 https://www.chatea.com.tw/茶的傳播.html)
- 較簡單的子音:n(ㄋ) m(ㄇ) s(ㄙ) h(ㄏ)
- 舌根鼻音:
- ng(白話字 gⁿ = gnn:鼻音):那 ná vs. 雅 ngá
- th ha ah(入聲;促(短)音)
- m(合脣音):
- sim(心)sin(身)
- 台語歇後語
- 土地公毋驚風颱:老神在在
- 剃頭店歇睏:無你法(理髮)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