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讀社會講堂《認識中國:面相二》
月讀社會講堂《認識中國:面相二》
中國模式存在嗎?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
2019.7.30 文科大叔 南光遠
參考書目: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Jeffrey N. Wasserstrom & Maura Elizabeth Cunningham 2013(中譯版:中國一把抓);通俗易懂
The Party: The Secret World of China’s Communist Rulers, Richard McGregor 2011(中譯版:中國共產黨不可說的秘密)
China's Future, David Shambaugh 2016(中譯版:中國的未來)
中國模式:贊成與反對,丁學良 2011;中國學者
尋租中國:台商、廣東模式與全球資本主義,吳介民 2019;研究專書
China's Economy: What Everyone Needs to Know, Arthur R. Kroeber 2016(中譯版:獨特又矛盾的經濟體)
China's Crony Capitalism: The Dynamics of Regime Decay, 裴敏欣 2016(中譯版:出賣中國:權貴資本主義的起源與共產黨政權的潰敗/梁文傑)
強國危機:中國官僚資本主義的興衰,區龍宇 2017;香港左派作者觀點
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China in the 21st Century, Stein Ringen 2016(中譯版:完美的獨裁)
八十年代:訪談錄,查建英 2006
中國模式存在嗎?改革開放與經濟發展
Topic 1 八十年代的未盡之業
Topic 2 「中國模式」的虛與實
Topic 3 廿一世紀的中國政治體制
總評八零年代:對文革的反思
- 今年適逢天安門事件三十周年,你對這個事件有什麼認識?如果中共當年沒有進行鎮壓,中國現今的面貌可能會是如何?
- 也許有民主化的可能?應該不會,理由為中國現狀仍強國家弱社會(後述)
- 歷史的書寫與真相的挖掘,究竟應該如何進行?我們如何判斷證據與口述的真實性?轉型正義要構造的又是什麼樣的社會?
Topic 1 八十年代的未盡之業
# 改革開放的進程
- 家庭聯產承包、鄉鎮企業、個體戶
- 鄧小平:對內改革、對外開放
- 共產制度下無效率的中國社會 => 開放市場、增加生產力
- 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 向亞洲四小龍學習
- 引入外資、成立合資企業
- 資本控管
- 特區為傳統通商口岸,且鄰近香港(吸引外資)
- 國企改革、國退民進
- 國企治理:實施股份制、開始交稅
- 又紅又專、紅大於專(政治凌駕專業)=> 專業治理
- 計畫經濟 => 私人企業
- 存在官員中飽私囊、下崗工人等問題
# 八十年代的思想風潮
- 思想自由化
- 老三代(文革知青&紅衛兵、大都曾下鄉,文革後回到學校)vs. 新三代
- 東歐:人道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vs. 清除資產階級思想
- 出現詩歌藝術成就
- 文化尋根與傷痕文學
- 文革後的反芻(可視為社會的集體療傷)
- 文革破壞傳統文化 => 文化尋根(棋王、修祖譜、重建古蹟)
- 《河殤》紀錄片
- 黃土:封閉象徵 => 海洋:開放與民主自由
- 六四後主編蘇曉康流亡
# 八九天安門事件
- 學生運動背後的社會情勢
- 經濟方面放棄對價格的控管 => 推行價格雙軌制;官(員)倒(貨)現象、通貨膨脹
- 通膨影響工薪階級 => 開始出現小規模運動
- 大字報議政(共黨制度下大民主(民粹),如連儂牆、西單民主牆)
- 天安門事件的過程
- 紀念胡耀邦(因通膨下台)、開始佔領廣場(四月),後演變至學生絕食(五月中)
- 戈巴契夫來訪(五月,改於首都機場迎賓)
- 426社論: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定性為暴亂)
- 改革派的清洗與鎮壓的合理性
- 鎮壓的合理化:若不鎮壓則政權瓦解
- 結果:歐美貿易制裁,港台資填補外資真空
- 直至老布希、柯林頓上台,美國再次轉向擁抱中國(給予最惠國待遇、加入 WTO)
# 愛國主義教育的興起
- 統治正當性的轉移:經濟發展與國族主義
- 在文革後取代共產主義成為統治正當性來源
- 建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 下海熱:選擇經商,不加入體制
- 炸館事件、中美撞機事件
- 1999 美軍誤炸南斯拉夫中國大使館(原因一說:館內藏有科索沃戰爭墜落的F-117)
- 2001 中美南海撞機(偵察機)
- 申奧成功與大國崛起
- 現代化理論(漢城奧運 => 韓國民主化)
- 強化民族自信心
- 北京奧運與上海世博會
中國的改革開放造就了舉世罕見的經濟成長,其可能原因是什麼?分別有哪些內部政策與外在環境促成這個結果?
- 內部:識字率提高、環境人權作為代價;外部:加入世貿體系
中國模式是否是一個可持續的方向?
Topic 2 「中國模式」的虛與實
# 天安門事件後的經濟轉型
- 鄧小平九二南巡的意義
- 象徵開放路線的成功與延續
- 經濟結構的轉型與社會變遷
- 化公為私
- 國家驅動的市場經濟模式
- 貧富差距拉大、人口集中在大都市
- 最惠國待遇與中國入世
# 「中國模式」的爭辯
- 中國模式的三大支點(丁學良)
- 列寧主義:強而有力的黨組織
- 社會控制系統(居委會、城管;戶口二元制 => 形成內部剝削)
- 政府管制的市場經濟
- 問題:農民工勞權(北京清除低端人口)、生態破壞
- 從指令經濟到計畫經濟
- 類似台灣兩兆雙星
- 貿易戰重點打擊對象
- 共產黨必須掌握話語權
# 「中國模式」的外溢
-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周恩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 華盛頓共識 vs. 北京共識
- 華盛頓共識: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主導的新自由主義)
- 援助代價為開放市場與自由化(俄羅斯、東歐、與南韓)
- 北京共識:不附帶條件,但實際掌握礦權(外溢的帝國主義)
- 蓋水壩、鐵路、港口
- 一帶一路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 取代由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菲律賓)
中國的威權體制與人權問題,向來是世人批評的重點,你認為民主化會是解決之道嗎?如果是,中國的民主化如何可能?
- 目前不可行,中國社會力量太弱,民主化尚無法維持秩序;對照台灣民主化前仍有地方選舉
香港反送中議題的討論
Topic 3 廿一世紀的中國政治體制
- 國家能力問題
- 波灣戰爭後思考軍力現代化
- 90年代中國國家能力報告:中國地方強中央弱 => 開始中央集權
- 新左派、自由派與國學熱
- 新左派:留洋派的評判理論
- 自由派:現代化理論的擁護者,但政治影響力不高
- 國學熱:中國新儒家(三院制、通儒院) => 演變為孔子學院
- 零八憲章與孔子學院
- 零八憲章(劉曉波):知識份子集結;知識份子影響力無法及於人民
- 孔子學院:軟實力 => 文化輸出(仿效美國新聞署)
# 中國共產黨的權力結構
- 七上八下、隔代接班、任期限制
- 七上八下:領導人68歲退休
- 任期限制:兩任十年
- 太子黨之爭:習近平 vs. 薄熙來
- 海派(江澤民)、團派(共青團)
- 完美的獨裁?
# 所謂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鄧小平:實用主義
- 江澤民:三個代表(資本家入黨、和諧社會 => 撲滅毛派)
- 胡錦濤:科學發展觀
- 現代化理論的破滅與韌性威權體制
- 部分自由的威權(近年更趨向極權)
- 韌性:統治穩固
- 官僚資本主義、裙帶資本主義、列寧資本主義
- 地方債務:城投債、債轉股問題
- 資金外逃問題
# 中國的未來?
- 內部的社會問題
- 最大危機:人口紅利即將消失(未富先老)
- 腐敗問題:改革亡黨,不改革亡國
- 維穩的極限:數位列寧主義
- 小紅花 => 社會信用制度
- 潰而不崩的中國(何清漣)?
- 「潰」即「潰敗」,指中國社會將在政治、生態、社會道德系統方面陷入全面潰敗的狀態
- 權貴資本主義橫行
- 「不崩」則指這個掌握了政治、經濟與組織資源的政權將不會在10—20年內崩潰
- 共產黨無法放棄權力,進行政治改革
- 人民期待有人維持秩序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