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公民的六道習題-月讀社會講堂:習題六【默觀真理:思辨的力量】(5/21)
(圖片出處:哲學哲學雞蛋糕) 2019.5.21 南光遠 解題讀本: 哲學大師寫給每個人的政治思考課(2015,入門) 哲學能做什麼?:公共議題的哲學論辯與思維練習(2017) 內容較深入的全方位哲學書籍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哲普書,2018 十週年版) 政治哲學書籍普遍存在的翻譯問題(e.g., common good:共善/共好) 默觀真理:思辨的力量 Topic 1 政治是什麼?哲學的觀點 Topic 2 如何辨論公共議題 Topic 3 正義與道德思辨 Topic 1 政治是什麼?哲學的觀點 所謂的哲學思考 哲學是什麼?思考可以教嗎? 人類思考的活動,好像無法直接被「教授」 人類與生俱來的好奇心,進而做出各式各樣的解答(e.g., 世界由什麼組成的?水/五行/...) 柏拉圖(理型主義):存不存在完美的圓? wiki:在人類感官能夠感受到事物的共相之上,存在著一種抽象的完美理型(Form);人類感官可見的事物,並不是真實,只是一種表相(form),它是完美理型(Form)的一種投射 亞里士多德:最早的經驗主義者,從經驗中認識世界 wiki:對亞里斯多德而言,研究哲學意味著從研究特定現象提升為研究事物的實質;但對柏拉圖而言,研究哲學則代表著從研究一個普世理念提升為研究這些理念所轉化的特定樣本 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 本體論:源自於簡單的問句,世界是什麼組成的? wiki:本體論就是「研究到底哪些名詞代表真實的存在實體,哪些名詞只是代表一種概念」。所以本體論成為某些哲學分支的基礎。...本體論的根本問題是:「存有的最初分類是什麽?」不同流派的哲學家對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解釋。 認識論(知識論):如何認識這個本體? wiki:認識論翻譯自英文epistemology。關於知識的作品中,最有影響力的作品是柏拉圖的《泰阿泰德篇》,書中他發展了知識的定義。我們知道,想要被定義為知識,它必須是被證實的,並且必須被我們相信是真的。蘇格拉底認為這還不夠,人們還必須為之找到理由或證明。 wiki:相關理論:經驗主義、觀念主義、理性主義、... 方...